食品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
(1) 漂浮在廢水中固體物質,如菜葉、果皮、碎肉、禽羽等;
(2) 懸浮在廢水中的物質有油脂、蛋白質、淀粉、膠體物質等;
(3) 溶解在廢水中的酸、堿、鹽、糖類等:
(4) 原料夾帶的泥砂及其他有機物等;
(5) 致病菌毒等。
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
1、有機物質和懸浮物含量高,易腐敗,一般無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體富營養化,以致引起水生動物和魚類死亡,促使水底沉積的有機物產生臭味,惡化水質,污染環境。
2、食品工業具有規模大、污水排放量多等特點,而且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糖類、蛋白質、微生物菌體和 N、P 的化合物。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
目前,食品廢水處理工藝主要有生物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具體如下:
1.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是指應用化學原理和化學作用將廢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轉化為無害物質,使廢水得到凈化。污染物在經過化學處理過程后改變了化學本性,處理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化學變化。用于食品工業廢水的化學處理法有中和、混凝、電解、氧化還原、離子交換、膜分離法等。
(1)氧化還原
化學氧化還原是轉化廢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無機物和有機物,通過化學反應被氧化或還原為微毒或無毒的物質,或者轉化成容易與水分離的形態,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
(2)混凝法
食品工業廢水處理中所用的化學處理工藝主要是混凝法。混凝法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物理處理工藝的沉淀、澄清法或氣浮法結合使用,構成混凝沉淀或混凝氣浮,混凝沉淀可作為生物處理的預處理,也可作為生物處理后的深度處理。
混凝沉淀法是水處理的一個重要方法。對于一些膠體顆粒較小、或是一些膠體溶液,難以或不能發生沉降的廢水加入化學混凝劑,使其形成易沉降的大顆粒而去除。廢水中呈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和多糖類物質,經加藥混凝沉淀即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常用的藥劑有:石灰、硫酸亞鐵、三氯化鐵和硫酸鋁等。石灰一般不單獨使用,常與其他藥劑配合使用,最佳投藥量和pH值宜通過試驗確定。
(3)離子交換
離子交換主要是利用離子交換劑對水中存在的有害離子(包括有機的及無機的)進行交換去除的方法。
2.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是指應用物理作用改變廢水成分的處理方法。用于食品工業廢水處理的物理處理法有篩濾、撇除、調節、沉淀、氣浮、離心分離、過濾、微濾等。前五種工藝多用于預處理或一級處理,后三種主要用于深度處理。
3. 生物處理法
生物化學處理法是有機廢水處理系統中最重要的過程之一。在食品工業的廢水處理中,生物處理工藝可分為好氧工藝、厭氧工藝、穩定塘、土地處理以及由上述工藝的結合而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組合工藝。食品廢水是有機廢水,生物法是主要的二級處理工藝,目的在于降解COD、BOD5。